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,安徽省全椒人。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,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。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,握手时双手温暖有力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为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,6月4日和17日,大皖新闻记者两次来到新四军老战士冒长松的家里拜访。他平静地坐在客厅的靠椅上,回忆抗日战争中的峥嵘岁月,感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。
探访:百岁新四军老战士,大手苍劲有力
6月4日上午9点,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冒长松在合肥的住处。客厅墙上还挂着他85周岁大寿时的照片。老伴23年前已经去世,小儿子冒建强和大儿媳妇戴贤萍在家中陪伴老人。冒长松坐在家中客厅的椅子上,戴贤萍正在给他梳头。
冒老虽然104岁高龄,走路时需人搀扶,但他面色红润,慈祥而安静,眼睛有神;虽然耳朵听不太清楚,却能认出家中每个人。和记者握手时,他的大手温暖有力。记者尝试和他交流,老人话语有点含混,但充满了热情和真挚。不一会儿,戴贤萍当起了公公的“翻译”。“前些年他还能流利讲话,这几年状态不如前几年了。”她说道。
冒老腹部上有一条伤疤,“打仗打的!”冒老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战争年代,他耳朵被炮弹震聋过,腹部也留下的伤疤。说着说着,话题一下回到了以前的艰难岁月。
图为大儿媳妇戴贤萍正在给冒长松梳头
往事:家庭出身贫寒,参加新四军
冒建强介绍,父亲老家安徽全椒,兄弟姐妹7人,他在家中排行老五。一大家人生活艰苦,几乎吃不饱饭。“我爷爷去世得早,靠我奶奶养活这个家,一个人养活7个孩子,奶奶非常能干……”
1942年1月,冒长松没告诉家人,从全椒入伍参加新四军,从此走上革命道路,成为粟裕手下的士兵。“我父亲家里穷没上过学,后来在部队学的文化。他的老战友们和我说,我父亲在打仗时非常勇敢。”